五人制足球在某方面來說跟籃球很像,場上球員都是5對5、比賽場地大小相近、比賽時間40分鐘停錶制。
那麼在五人制足球是不是也會像籃球一樣,有時候不需要甚麼戰術,把球給王牌單打就對了?
讓人感到好奇的是,在五人制足球中,到底是利用小組配合進球的多?還是其他球員拉開空間,把球交給王牌球員自由發揮呢?
由於FIFA2004年世界杯五人制技術報告中的進球方式並沒有探討進球方式是個人突破或是小組配合,所以我參考了陳琨山 2004年世界杯五人制足球錦標賽比賽得分之探討 。
可以得知在2004年世界杯中,有接近一半的進球(47%)是利用個人突破的方式取得。
但在FIFA的2008年的世界杯五人制技術報告中,利用個人突破的進球數百分比降到只有9%
而在2012年AFC五人制俱樂部杯賽技術報告中,利用個人突破的進球百分比卻是14.2%。
那利用小組配合是不是才是取得進球的方法呢?
從陳琨山 2004年世界杯五人制足球錦標賽比賽得分之探討 看到利用短傳、長傳進球的百分比約為53%
2008年的世界杯五人制中,則是沒有把小組配合的進球數單獨列出來。如果把open play(活球狀態)中的
Through the middle(中間進攻) 與Wing play(邊翼進攻)兩項相加當作小組配合來看,大約是佔了68%
在2012年AFC五人制俱樂部杯賽技術報告,小組配合則是佔了30.2%
進球方式 | 2004五人制世界杯 | 2008五人制世界杯 | 2012AFC 五人制俱樂部盃 |
個人突破 | 47% | 9% | 14.2% |
小組配合 | 53% | 68% | 30.2% |
當然不同的技術小組會有不同的看法,,不過從表格中可以得知大部分的進球還是靠小組配合。
隨著戰術的演進,教練會設計更多戰術創造出讓球員能有空檔射門。個人突破雖然也是戰術的一種,但在比賽中一旦帶球突破失敗,
往往就代表著容易被對方反攻。
PS:在西班牙2010全國甲級五人制聯賽的統計中,反攻進球占了11.52% 。平均每場比賽有19次反攻。而在巴西的2010聖保羅五人制聯賽中,反攻進球的比例更高,高達60.33%!